2016年05月09日 03:0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5月09日 第 09 版)
在中车长客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心,工人使用气垫船搬运一辆高速动车。
新华社记者 张楠摄
CRH2G型高寒动车组在哈大高铁进行线路考核。
中车四方的高速动车组生产现场。
(新华社发)
从重庆北站发出的成渝高铁。
新华社记者 刘潺摄
一辆CRH380A动车组经过福州。
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摄
由天津始发的G6279次列车。
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摄
近年来,如果问“中国制造”在海外最闪亮的“名片”是什么?国人大多会想到高铁。中国高铁起步并不算早,然而,在短短10余年间,中国高铁不仅获得国人点赞,也赢得世界惊叹。如今,“中国高铁”技术已经在世界首屈一指,而高铁所代表的“中国速度”也被誉为中国发展的奇迹。
蝶变 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山东省济南铁路局的火车司机薛军今年47岁,拥有“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动车组”4种车型驾照的他见证了中国从蒸汽机车到高铁的发展历程。
“30年间,中国的火车速度提升了6倍。”当上高铁司机的薛军用“体面”一词来形容自己如今的工作。“现在咱中国的高铁技术全球领先,体面!我们司机的工作也越来越体面,人也越来有精气神了。”薛军笑着说。
薛军的“体面”来自于中国高铁科研、建设队伍的不懈奋斗。
2004年,国家确立“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基本方针。我国引进了时速200公里动车组,从此开启了对动车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
“外方不教你设计方法,只教你读图。也就是只告诉你是什么,但不会告诉你为什么。”中国中车四方股份公司总工程师梁建英说。当时,外方曾预言中国消化该技术至少需要16年。
引进动车组后,中车四方技术人员用600多页试验记录、数百兆电子数据记录,和长达6万公里的线路运行试验,成功攻破外国技术,打造出了第一列国产时速200-250公里动车组。
随后,中车四方又于2010年全面自主创新研制出世界最快、设计时速380公里的CRH380A动车组。
现在,CRH380A高速动车组已经在京广、沪昆等高铁大动脉担当主力,同时也是我国出口的主力高速动车组型号。
名片 中国高铁获世界“点赞”
2015年11月25日,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16+1)在苏州圆满完成系列活动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参会的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一起,乘坐高铁前往上海。
11时,从苏州北站出发,5分钟后,列车的时速就提到了301公里,不知不觉中,列车已经平稳停抵目的地——上海虹桥。“乘客”们此时看了看表,惊奇地发现,91公里的路程,中国高铁却只花了22分钟。
尽管只体验片刻,但这些只坐在普通商务座的领导人们显然被舒适平稳的中国高铁所“征服”,不少领导人和随行官员饶有兴致地看看这儿,摸摸那儿。有波罗的海地区的国家领导人当时就表示,希望与中国积极合作,推进波罗的海三国的高铁项目建设。
为中国高铁点赞的还不止这些外国政要们。2015年10月14日,前来中国参加比赛的西班牙球星纳达尔心情不错,虽然刚在中国网球公开赛男单决赛中输给了对手,但在赶来上海参加大师赛的途中,他做了一件一直想做的事情——乘坐中国的高铁。
“尝试一下中国的高铁是我一直梦寐以求的事情,去年我就想这么干,今年我终于如愿了,中国的高铁坐着很舒服,也很愉快,如果明年我还去打中网,我可能还会坐高铁来上海。”纳达尔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从今年2月28日起,俄罗斯第一频道推出了一部名为《发现中国》的系列纪录片。4月3日,该纪录片播出的是主持人叶甫盖尼·科列索夫乘坐中国高铁的“故事”。“我1994年第一次来到中国时,火车时速还是50公里,而现在,平均时速达到了300公里!”镜头前,主持人一脸惊叹地说道。站在广州火车站前的他带有些许兴奋地介绍着中国拥有的“全世界最快的高铁”,这在俄罗斯观众之间产生了热烈反响。
中国为何能获得世界点赞?一组数据足以说明问题,2015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60%以上。同时,时速为350公里的中国标准动车组也成功下线运用考核,可以说,中国高铁已经成为新时期中国子啊世界首屈一指的制造品牌。
出海 国际市场屡获大单
2016年被称为中国高铁“走出去”元年,深耕海外市场多年,中国高铁的版图已经扩展到了亚、欧、非、美等五大洲数十个国家,并与日本等老牌高铁强国分庭抗礼,甚至技高一筹。
如今,中国高铁已经在国际市场上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目前,在建的重大项目包括印尼雅万高铁、中泰铁路、中老铁路、匈塞铁路、巴基斯坦拉合尔橙线轻轨等。此外,今年重点推进的项目包括俄罗斯莫斯科-喀山高铁、美国西部快线、马来西亚-新加坡高铁等。
外国为何选择中国来设计建造本国高铁?在高铁进口国家看来,中国的高铁车辆设计时速高,设备、人力、建设等较发达国家拥有很大的成本优势,同时,建设工期短,质量高也是中国高铁的强大竞争力所在。
同时,中国高铁在标的国家建成后,往往能够对当地的交通和经济发展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比如雅万高铁连接印尼首都雅加达和著名的“万隆会议”举办地、印尼第四大城市万隆。高铁建成后,雅万双城通行时间将由目前的3个小时缩短到40分钟以内。而根据莫斯科-喀山高铁项目的计划,高铁建成后从莫斯科到喀山的铁路通行时间将从现在的14小时缩减至3.5小时。
可以说,高铁合作已经成为中国对外合作的新亮点。它不仅有利于当地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也有助于提高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的国际声誉,从而推动中国高铁的国际化进程。
愿景 “一带一路”引领者
中国高铁的发展,离不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
事实上,高铁出海,中国已经部署多年。早在2009年,中国就正式提出了高铁“走出去”战略,并确定了3条高铁的规划——中亚高铁、欧亚高铁和泛亚高铁。2010年,当时的铁道部(现中国铁路总公司)针对不同国家成立了16个境外铁路项目协调组,比如在美洲,就设置了中美、中巴、中委项目组,在亚洲则有中印、中伊、中东、中巴、中吉乌等组,这些项目组致力于以各种形式参与高铁项目的海外竞标。
而自“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提出后,中国高铁开始作为“中国速度”、“中国制造”的一张名片加速走向世界。据统计显示,已经跟中国签署合作协议或有合作意向的高铁计划累计达3.47万公里,其中,涉及“一带一路”高铁建设的规模达到2.63万公里,占中国有望参与海外高铁总里程的76%。
由此可见,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为全球经济、尤其是亚欧大陆经济谋划美好前景的同时也为中国高铁出口提供了难得契机。
如今,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高铁走出去”步伐的推进,高铁这个“品牌”代表着中国在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国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