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高铁网
12月6日,我国首条穿越秦岭的高铁西安至成都高速铁路将实现全线开通运营。(12月4日经济日报)
要想富、修铁路。“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古代用这种方式形容“蜀道难”,还有那“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揉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等等。而西成这条“新蜀道”的开通运营,让诗人笔下的“蜀道难”成为历史。西成高铁的开通,成都至西安的最短旅行时间压缩至4小时7分。西成高铁提升了川渝、陕西等地区出行大通道,形成承接联动、共同对接环渤海、长三角经济区的发展格局。给西部人民出行方式带来改变,更关键是带动铁道沿线的经济发展。
西成高铁扩大了“朋友圈”,形成“高铁休闲圈”,高铁打造“同城生活”,开启百姓别样幸福梦。西成高铁线路起自西安,沿途经汉中、宁强、广元、江油后接成绵乐进入成都,其中四川省境内约163公里。沿线分布有众多世界级和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省级旅游点星罗棋布,本线的建设极大的满足了沿线城际客流出行需求,加强城乡一体化,促进沿线旅游业发展。高铁从广元站出发,随即进入一段风景秀丽的明月峡景区,经嘉陵江特大桥,路川北著名的“千佛崖”景区,沿途美景让旅客足不出车厢就能尽享巴蜀旖旎风光。西成高铁的开通,城市间空间的缩短,“同城效应”增强,朝发夕至、一日游使西部人民说走就走的旅行变成现实。城市之间的休闲活动更加密集,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西成高铁就像一条项链,串起了沿线陕川两地散落的城市“珍珠”,西成高铁拉动了经济腾飞发展、实现互补互通互享的格局。陕西所特有的“关中皮影”、“阿房宫”、“秦始皇陵”使蜀人大饱眼福;蜀人所特有的“茶文化”、“三国文化“、“川剧”和、“都江堰”、“杜甫草堂”让秦人应接不暇。那无辣不欢的火锅,将会给西安游客中吃货们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西成高铁给成都至西安沿线带来更多机遇和发展,人文的交流、技术的引进都将促进周边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盈。
交通发展,铁路先行。从曾经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到如今西成高铁贴地安全飞奔下,变成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佳话;西成高铁让“千里之地一日还”成为常态,让更多的城市的“朋友圈”不断扩大,而承载西部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西成高铁的运营,让古人“白天盼月亮—甭想”的事变成现实。这是在铁路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努力下,高铁开启了西部人民生活更美更好的新模式。(湖北 曹兴碧 周运华/文)

微信扫一扫关注北京人文大学铁道学院订阅号“人文铁道”,新鲜资讯一手掌握。
北京人文大学铁道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