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兰明 王鹏程 摄影 王呈
■开栏语
打酱油、订包子、买肴肉、添新衣、戴新帽、换新鞋……市民正在忙年,那些原汁原味的老字号特色产品格外受热捧。
在市民眼中,“老字号”是质量与信誉的保证,特别是中老年朋友对“老字号”情有独钟。
去年底,我市首次评选18家“镇江老字号”。这18家“老字号”大多与民生需求息息相关。但有的老字号读者耳熟能详,有的品牌大多数人还比较陌生。
在春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近“镇江老字号”,关注这些老字号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和影响、企业所传承和弘扬的优秀商业文化,聚焦企业产品、技术、体制和管理的创新,以及老字号在振兴发展中创造的更多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我们也想报道有关部门在振兴老字号工程中的服务、贡献和成效,并可策应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和趋势,从企业的实践和思考中寻求呼应。
昨天,晴。恒顺酱醋节如期开幕。
9点不到,年近八旬的应天锡与老伴一起,来到了恒顺中山西路老厂区。
老地方,老样子,老面孔,在应天锡老人眼里,一切都是那么熟悉与美好。老两口用行李车拖着5个5公斤装的食用油桶,排在长长的队伍中。
交钱、领票、进场,看着穿着白大褂的工作人员将紫黑的酱油源源不断地灌入白色的塑料桶,老人很享受这个过程。他把到恒顺“打酱油”,看做过年必不可少的内容。
“少了这个内容,心里不自在。”两位老人肩并肩,拖着满满的酱油桶,满面欢笑地缓慢离开,口中念叨着:“今年一年的酱油都够用了!”
这样的人物,这样的场景随处可见,年复一年。
在商品极丰富的今天,商场、超市里什么都买得到,为什么镇江还会出现“万人排队打酱油”?外地人不理解,实际上,像应天锡老人这样“20多年年年坚持打酱油”的镇江人很多很多。
恒顺凭票“打酱油”起源于物品紧缺的计划经济年代。在市民徐有文的记忆里,那时,春节前夕,恒顺总会拿出最优质的酱油和醋供应市民,也不提价。但是要凭一种专用优惠劵,上面印有数量,有十公斤、二十公斤的,这些“条子”十分抢手。
已经具备了桶装条件,为什么还要卖散装酱油?很多企业不理解,可“百年恒顺”理解这份传统的珍贵,仍然坚持“打”酱油。
高峰期每天打走40吨左右的酱油,10位工人师傅要弯腰1600多次,累得腰酸背痛,但他们说:“春节前别人忙春运,我们忙春供,看到乡亲们手拎大桶、排起长长的队伍的那一刻,所有的辛苦和忙碌都化作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