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是不是“穷大方”(“一带一路”怎么看②)
本报记者 王俊岭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2月22日 第 02 版)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项目清单背后是庞大的融资需求。因此,满足资金需求并合理设计方案是落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环节。而中国在资金解决方案上不仅贡献了智慧,更拿出了诚意。但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部分地区基础设施仍然不足、“融资难”依旧存在等背景下,国内一些人存有疑惑:自身融资有难处,还要海外放巨款,这是不是“穷大方”?海外亦对所谓的“中国动机”有各种猜测。
专家指出,“一带一路”它是一种追求共赢的合作框架和顶层设计,其源于相关经济体与中国经济的巨大互补性。“一带一路”将为中国经济拓展市场、均衡发展提供广阔空间,也顺应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规律。
市场越大互惠越多
假设A小镇盛产鱼子酱、B小镇的烤面包独具风味,那么当市场只由A和B构成时,两个小镇的居民便只能吃到鱼子酱和烤面包两种佳肴。但是,当擅长做八宝粥的C小镇也加入到这个市场时,居民们就有机会品尝到3种美食,其“幸福感指数”会随着市场边界的扩大而明显提高。
事实上,“一带一路”与“市场之手”在本质上深度相通。不久前,重庆市社科院在对沿线65个国家近10年的贸易大数据进行研究后发现,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互补性明显大于竞争性,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目前中国国内企业亦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因此,如果国内企业要将产品打入更大的市场,“一带一路”无疑提供了一个不错的支撑和机遇。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经济已进入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去产能”“去库存”等任务的完成并非要“一刀切”式地简单销毁生产线或产品,而是要对产能进行分门别类,在寻找国内消化渠道的同时,通过国际产能合作积极拓展国际市场,让富余的优质产能和产品充分发挥作用、造福各方。
国内建设并未荒废
那么,中国为海外的“一带一路”项目提供大量贷款又应如何看呢?专家表示,中国经济当前确实存在一定的短期压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要“因噎废食”,而应该从更宏观、更长远、更开放的角度来权衡整体利益。
“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其实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下行压力、融资难等属于短期经济波动中的现象,而‘一带一路’则是一个基于中国所处发展阶段的长期对策,后者不会因前者改变,所以不能简单地仅从资金这个表面来看。”赵锡军说,中国经济已经由过去的输出劳动力和产品开始向输出资本和技术转变,未来我们一方面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其需要的产能和技术,以换取市场;另一方面则继续从发达国家引进相应的设备、技术、人才,最终形成一个贸易、投资双向流动的态势。
种种迹象表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并未让国内经济建设有所荒废。例如,四川、湖北、湖南、陕西、重庆、贵州、云南、西藏等多个过去经济相当落后的中西部省区,2015年不是在经济总量排名中“更上一层楼”,就是实现GDP增速“逆势上扬”。再如,截至2015年底,11大类重大工程包已累计完成投资50564亿元,比当年11月底增加3465亿元,一大批涉及信息电网、生态环保、粮食水利、交通运输、养老服务等重点领域的项目纷纷落地。
符合经济升级规律
于人,承担大国应尽义务;于己,拓宽优质产品销路。据估算,仅“一带一路”沿线涉及的60多个国家,就占全球总人口的2/3、全球经济规模的1/3。与此同时,这些地区普遍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基础设施建设正进入加速期,投资总规模或高达6万亿美元,很多领域的商机都十分广阔。
专家表示,“一带一路”从根本上顺应了中国经济迈向更高水平、更加均衡的发展规律,不仅可以在传统动能减弱时提供缓冲,为经济迈向更高层次争取时间空间;而且有利于改革开放从沿海到沿边的拓展,塑造对外开放的全新格局。
“中国作为经济大国,有责任与其他国家分享发展经验、共享发展机遇,这也符合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精神。沿线国家共同发展,世界经济环境就会改善,中国亦将从中受益。”赵锡军强调。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弗朗西斯·福山也指出,通过“一带一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可以得到推广并增加当地收入。“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将取代世界其他停滞的市场成为中国产品的广阔市场,中亚地区则将成为全球经济的核心区,而不再是边缘地带。他认为,如果“一带一路”未能成功,那将不会是全球经济的好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