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0日,CRDRI举行“'一带一路'重点应对与协同机制"为主题的圆桌研判会。主办方供图
“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实施
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实施,尤其是从地方政府的参与、具体议题的设置与落实、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关系等具体内容,各位与会专家学者展开了热烈讨论。
中央政法委政法综治信息中心主任陈里表示,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应当结合国内反恐局势,与沿线国家应当开展有效的公共安全合作。他指出,一带一路的战线很长,其牵扯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非常复杂,很难用一个药方顾及各个方面,在不同的地区投资,必须考虑不同的民族信仰、意识形态,所以反恐是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问题。“一带一路”不能成为恐怖之路,因为全世界都知道这是我们重点推进的国家战略,美国等西方世界及周边国家在面对即将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体的中国的新战略,肯定会逆反,注定难逃恐怖主义的关注。
如何审视与判断“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三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的贾瑞霞副研究员对 “一带一路”实施背景下的中国与中东欧十六国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所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必要而详尽的介绍,诸如中国与塞尔维亚的铁路合作等。贾瑞霞提出,在推动中国与中东欧十六国关系的进程中,与欧盟的谈判也很重要,1985年的中欧贸易投资谈判早已过期,新的投资谈判始终无法落实,这个协定若不出来,那么从法律层面与欧盟的投资也无法进行,因其受到欧盟的限制。我们必须了解欧盟成员国各个党派,倾听它们的声音,才能更好的合作,否则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罗马尼亚政府经常换届,怎样与新上任的政党合作。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傅梦孜结合中国“一带一路”所面临的国家间关系博弈、中国与沿线国家间关系尤其是中国与非洲国家等的协调与合作,提供了相应的建议。他提出,“一带一路”建设中要考虑三大效应:第一,居原地效益,多涉及民生的方面,我国做过很多这方面的项目,包括在非洲打井、修铁路等,极大帮助了该国的民生发展。第二,项目效益,要将各个项目紧密结合,不能分散开来。第三,运营效应,很多铁路只是在建,还未投入运营。
如何看待地方政府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参与?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CRDRI)副院长、原新疆伊犁州政协党组书记于青山结合“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新疆参与,以“紧抓机遇、突出优势,将新疆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重要支点”为题加以明确阐释与说明,尤其结合伊宁地区在“一带一路”愿景下所积极参与的区域发展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他提出,新疆、伊犁州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核心区的定位;要发挥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重要支点的排头兵作用;要科学推进“一圈两带金三角”发展空间布局。他认为,“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各部分之间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CRDRI)、《国家智库》《中国智库》总编于今认为,“一带一路”建设考验着我们国家从政府到企业走出去的综合治理水平与能力。重点应对与协同机制构建成为智库面临的重大课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找出问题,直面问题,解决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才能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各类风险问诊把脉,开好处方。CRDRI研究院“一带一路”长城智库研判就是围绕热点、难点目标或者需求,对已经掌握的大量信息数据进行梳理,挖掘数据之间的关联规律,并在分析整理数据的过程中提出新的数据需求,最终形成前瞻性的智库产品。
最后,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央要建立“一带一路”区域高级联席会议制度,解决一带一路区域协同发展中的顶层设计的障碍问题,提倡发展市场机制促弱变强为基础作用的适度竞争,必须遵循市场法则,同时,通过利益机制、政策制约和信息导向限制各区域间恶性竞争。
据了解,智库筑基“中国梦”是一个系列主题研讨会,启动于2013年,至今先后举办了中国智库国际学术研讨会、海洋强国战略构建高端圆桌会议、中波智库对话、丝绸之路专家内部论证务虚会、医改智库专家圆桌对话、智库产业研究中美专家高端圆桌对话以及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波中丝绸之路、中蒙俄关系、新型城镇化、智库与智库产业体系建设、证券市场问题、民族地区发展、区域协同发展、“一带一路”重点应对等为专题的论坛、对话、国际会议和内部研判会近百场。目的是集中政府与非政府智库研究机构专家的智慧,从学术、政策和战略角度,深入探讨研究中国发展与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政策和实践问题,围绕国家战略中的重点、难点、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展开交流,旨在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提供一个能够直接反映和充分体现智库内容的交流平台,为国内外提供一个了解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和发展的窗口,从而为实现“中国梦”提供顶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