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导航
  学院新闻
  行业动态
  一带一路
  最新公告
北京人文铁道学院招聘中,中国铁路总公司下辖北京铁路局2018年下半年预招录我校毕业生300名,天津电务段2021年下半年预招录我校毕业生80名,沈阳铁路局2021年下半年预招录我校毕业生200名,济南铁路局2021年下半年预招录我校毕业生200名!
  联系方式
010-53653358
010-61167100
50350862@qq.com
北京市延庆区康庄镇西关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 旅游先行

高铁网(Gaotie.cn)07月22日讯:

 

  “一带一路”是中国政府以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为名,通过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推进中国与欧亚大陆国家的合作与联系,推进欧亚大陆一体化的重要战略决策。“一带一路”离不开政府与企业。这一战略的实施既要靠企业,也要靠地方政府,企业和地方政府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是落实“一带一路”的关键力量。区域间双方的合作,既可以从高铁、通讯等基础设施开始,更可以从投资、金融起步。那么,如何让“一带一路”真正走进丝路沿线的国家和人民,避免“重资金”带来的“重影响”,提高战略认知的共识,实现共同利益的效益最大化?旅游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部分,以其独特的产业特点和发展特性,成为不容忽视的贸易和文化力量,使率先走出去成为必须和可能。
  
  旅游行为的亲民性。旅游行为从诞生之日起,即具有天然的亲民性,庄子之“乘物以游心”即是对旅游行为最好的注解。首先旅游是一种精神感知行为,无论是人与人、人与物之间,更多地表现为个体而非集体行为,是物质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旅游者通过对物的感受达到精神的愉悦和感知。在对物的感知过程中,旅游者与旅游行为相关者成为媒介和中间,在旅游行为的实施过程中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其次旅游行为天然是和谐与和平的。它根植于民族间的文化交流,立足于文化的差异和吸引、环境的不同与体验,而自然远离了民族的不同、区域的纷争,通过个体的感知和交流增加民间的亲切感和亲近感,它无关于利益争夺,亦非零和游戏,让不同的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可以自由、自然地交往。这也是旅游产业的优势。第三,旅游目的地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也以亲民的理念为根本,体现以人为本的遵循。旅游产品是游客的“游心”之需。按照一切为了游客、一切服务于游客的目标提供旅游产品,增加旅游行为的亲民感,提高游客的亲民体验。
  
  旅游行为的主体是游客本身,旅游行为的过程是人的体验,旅游产生的效果是感受和领悟,旅游体验的结果源于情感又归根于情感。也因旅游行为的亲民特性,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旅游提供了民间亲近、国间认可、互惠互利的可能。
  
  旅游活动的自发性。“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也成为生活质量和生活品位的重要标准。而旅游的成行则依赖于物质的保障。我们说,旅游产业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相对个体旅游行为,与旅游行为主体的收入水平相关。每一个以个体、家庭或者一定数量组成的团体旅游行为则源于自发,源于自觉。他(他们)根据自身的收入水平以及时间安排等因素组织一次成功的旅游,或近或远、或贵或贱、或游或看,都源于游客的自发行为、自主决策,影响旅游者旅游行为的因素更多是收入、时间、环境等更多遵从于个体自身的“微观环境”,除政治、战争等原因外,较少受到区域“宏观环境”的影响;而旅游效用的比较也是依据视觉感觉的满意度和时间投入的最大化为衡量标准。而这其中,旅游企业提供旅游产品,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为游客创造一个安全、公平的环境。旅游活动成为游客一种自发的、自主的行为。没有了第二产业输出过程中的“重资金”、“重影响”,旅游这种自发的沟通和交流让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和交往更加自然和顺畅,更易于提升产业互助的融合。
  
  我们也因此看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从东亚、东南亚延伸至欧洲已经成为游客出行的重要的选择,同时,随着我国与中亚国家交往的日益紧密,其文化特色和异域风情作为其核心竞争力也日益吸引着中国庞大的客源。可以说,旅游行为的自发性,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成为旅游目的地。
  
  旅游消费的经济型。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导致了一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中国也未能幸免。这是国人首次以如此深刻的方式了解到以投资、出口为经济发展的主驱动而忽视消费对经济的驱动力所带来的弊病。为此,我们在“两型”社会建设中,不仅要把劳动者当作生产要素来使用,更把劳动者当作消费者或者消费市场来培育,促使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型。另一方面,在当今中国社会,人民生活水平已经到了追求精神消费的时期,而在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旅游消费以其独有的特征成为国内建设消费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切入点。从丝路沿线看,从国际看,以旅游发展经贸关系,也极大地促进了丝路沿线国家服务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境游国家,世界各国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和措施欢迎中国游客的“消费”也说明了这一点。走出国门的中国游客以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以消费为纽带走出了一条共同发展的新模式。
  
  纵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贫富不等、环境各异、制度不一,更重要的是文化不同,也让不同的文化彰显着吸引力,促进了区域间的人际交往和文化交流。“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让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更加自由地往来是旅游业发展乃至一带一路战略题中之义。可以说,旅游因此成为一种刚性需求,旅游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刚性需求和刚性消费,它因人种、制度、贫富等因素的不同呈现一种多元化的需求。每一个旅游消费者都可以以个体或者家庭、团体等为单位根据各自的不同经济状况选择出行的方式和目的地及消费标准。从而让个体旅游消费成为一种社会消费方式,而在这一过程中,旅游这种消费形式让“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民众在“润物细无声”中融合发展。
  
  同时,旅游消费也为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庞大的消费收入,成为旅游发挥先导作用的独特优势,让旅游率先走出去,可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旅游产业的文化性。应该说,最为我们大家所熟悉的是旅游业的带动性和经济性,但文化属性则是旅游业更具魅力的产业属性,更是一种文化性产业。其文化比重及其价值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不断扩大,是一种必然的积极的历史趋势。旅游是一种文化的交流活动。我们常说,旅游就是人们从自己熟悉的地方到达自己不熟悉的地方。其中之熟悉与不熟悉的主要内容应该是指自己熟悉的或不熟悉文化,囊括了自然环境的差异,风土人情、人际交往、语言思维、民间习俗的不同等等。旅游中的交流基于不同和向往,又源于神秘和不解;这种交流伴随着世界的开放、信息的交流与不同不断扩大。交通的变化、民众的富裕、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为以旅游这种形式去体验和实践文化包容提供了可能。从个体旅游者来讲,旅游者的阶层、时代、人格、动机和消费等方面无一不渗透着文化的内涵和符号,此外,旅游者本身还担当者文化传播者的角色,旅游者在接触当地文化的同时,也把本身来源地的文化留在了目的地,实现两地之间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源于内生动力的旅游交流活动,较少地受到意识形态和政治理念的影响。也避免了“新霸权主义”的猜忌和围堵。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旅游者国际间的交流都佐证了这样一个事实。
  
  我们知道,“一带一路”是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香港经济学者梁海明曾撰文指出:“一带一路”需要文化包容。这也是“一带一路”落地开花的一条必经之路。而如何进行文化包容?是我们接下来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知道,“一带一路”无论从中亚到欧洲,还是从东南亚到南亚乃至非洲,覆盖了数十个国家,涉及不同的文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制度和不同的宗教信仰等等,旅游业为其提供了一个互为接受、互相欣赏、相互包容的平台和形式。我以为,在肯定旅游业经济属性的同时,更应注重旅游业鲜明的文化特征,在实现文化包容的选择中,旅游还是一种最可接受也最易接受的形式和方法。
  
  可以看出,旅游是消费、是经济、更是文化的包容和情感的交流。旅游业的文化性,旅游者的传播性,旅游活动的亲和力,旅游消费的特殊性将旅游业推到了历史的舞台前沿。不可避免地成为“一带一路”的先锋和向导。也基于此,在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和推进中,旅游业具有了得天独厚的先发优势,也因其自发性、民间性而使走出去、交流中有了亲近感、自然性。通过旅游,让丝路沿线国家和民众获得认可和接纳,获得信任和尊重,让“一带一路”的文化包容落地生根,让文化引领产业经济的发展,让发展促进沿线国家和民众的共同进步与富裕,实现欧亚文明共同的梦想。

友情链接石家庄铁道大学 | 北京交通大学 | 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 |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 | 中国轨道交通协会 | 交通运输部 | 中国铁路总公司 | 中铁电气化集团 | 中铁工程总公司 | 城市地铁集团
Copyright © 2016 www.bjrwdx.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51062号 京公网安备110229000106